top of page

《海峰棋院金牌棋評》職業棋士劉耀文:要求自己,下出有故事有內容的棋。

劉耀文是誰?

李海達與職業棋士劉耀文合影
與劉耀文學長合影

1982年出生於高雄,5歲接觸圍棋。後就讀成功大學統計系、台灣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。2005年成為台灣棋院職業棋士,2007年起擔任電視快棋賽主持人。現為職業六段棋士、知名棋評、以及海峰棋院道場執行教練。


“我也很想跟許皓鋐、賴均輔他們,面對面來一盤。即使下不贏,勝率很低。但他們的強大,要在對局才能感受得到啊!”

秋風颯颯,敦化南路的路樹蕭瑟,我們坐在窗明几淨的海峰棋院裡。


四十多歲,或許已非棋力巔峰的年紀。然而,早因賽事講評精彩而聞名多年的劉耀文,此刻眼中正閃爍一名棋士的真正底色…


神色飛揚,恍惚間,我想起十多年前學校社團曾邀請劉耀文學長回校分享。彼時他職業定段不久,以一年一段的驚人速度爬升,又獲快棋賽亞軍,風頭一時無兩。


不知是不是圍棋使人自信光彩,抑或是染上了青春的記憶都有濾鏡,那畫面至今鮮明難忘。


煙,霧,彩—八零年代的圍棋環境

海達:學長怎麼開始學棋的?

劉耀文學長:小時候看到爸爸下棋,覺得蠻有興趣的,就說我也想要學。去學的時候,好像是年紀最小的。那時南部圍棋教育不像現在普及,所以五六歲就去學棋,是很特別的存在。我還記得,比賽要帶厚厚的電話簿,墊在屁股,要不然我下不太到。(爽朗大笑)


海達:(覺得可愛😍)

哈,那坐著黃頁電話簿的小男孩,都怎麼練棋呢?

劉耀文學長:我小時候很常在棋社打滾,去那邊跟叔叔伯伯下。那裡生態其實很微妙。棋社有在打麻將啊、玩撲克牌啊,甚至抽菸。


海達:國小就去這樣的環境下棋!?

劉耀文學長:對!因為不去那種環境下棋,你就找不到對手啊,沒辦法進步。

你跟厲害的叔叔伯伯下,也要下點彩。付一點錢、輸一點錢當作學費。

專注競技、喜愛挑戰的劉耀文
專注競技、喜愛挑戰的劉耀文

海達:當時學習環境與現在不同。

有遭遇挫折,或感到困難的時候嗎?

劉耀文學長:有一個蠻照顧我的爺爺,後來我們有機會比賽。在比賽過程當中,嗯…怎麼講…比賽過程當中他突然全身抽搐,心臟病送醫院,過兩三個小時,就當場過世了。那次我非常難過,甚至有一陣子有一點陰影。(沈思半晌)


小二小三有段時間也學得很挫折。幼稚園開始,大家覺得你進步很快啊很優秀。可是以前的“段”把關很嚴格,初段升二段一直突破不了。遇到瓶頸,就不想下了。但是,半年之後,還是難以忘記吧!就回去下棋了。


海達:許多棋士很小就接觸不同年紀的棋友,同時也面臨不屬於他們年紀的喜怒哀樂與壓力。

我感覺,越是看重,心態越是難平。有時下棋是會痛的!為何學長仍嚮往職業棋士的道路?


“競技的世界很吸引我。圍棋的對決過程就是心戰。”

躬逢其盛—棋壇風起雲湧的九零年代

  1. 旅日潮流

劉耀文學長:我有個兒時同伴叫張豊猷,他現在是日本職業八段。很長一段時間我們都在一起,是好朋友,也是競爭對手。他十歲就去日本當院生。

我其實蠻羨慕他的,但我們家不贊成棄學去走這條路。畢竟是蠻大的賭注,而且也有經濟壓力。尤其我媽媽很堅持我要讀書。


海達:嗯嗯!那年代日本是世界圍棋的中心。中日圍棋擂台賽(1984-1996)打得熱烈,還有一大批各具特色的超一流選手呢!


劉耀文學長:對!小時候也做過一些愚蠢的事情。比如打譜時,幻想自己能夠跟當時世界最強的人,小林光一啊(日本職業名譽棋聖)、趙治勳啊(韓國旅日大滿貫棋士),一起下棋。棋譜記得密密麻麻的,幻想自己贏了小林光一一目半。後來還被我爸爸媽媽翻出來。他們覺得很好玩,這也表示我那時候很有職業的夢想。


  1. 台灣棋壇制度建立

海達:後來考職業的路,如何迎來轉機?

台灣圍棋最高殿堂:海峰棋院
台灣圍棋最高殿堂:海峰棋院

劉耀文學長:國高中時,棋界慢慢進步了。看到雜誌上,台灣開始有一些職業賽、或是業餘大賽。內心很憧憬。2000年台灣棋院剛好成立,有一個明朗的職業和院生制度。

但我家裡還是很不贊成。


那時職業年齡限制高,而且我業餘比賽成績已經很不錯了,常常拿冠軍,所以想跟更強的對手切磋。勝負心是很強烈的。到了大四,我就覺得我一定要考台北的研究所!這可能是這輩子唯一當職業棋士的機會。最好是台大,因為它離台灣棋院最近。


海達:原來職棋才是目標。

台大是順便的…🫠

劉耀文學長:最後兩三個月,我真的,讀書超認真!一到六就讀書嘛,那禮拜天就出去比圍棋大賽,當作自己讀書的獎勵犒賞。(燦笑)


“當時也不知道,能不能靠這個職業去養活自己。只是喜歡傾盡全力去下一盤棋,將精雕細琢的棋譜呈現出來。這是一種很滿足的成就感…”

選手到棋評—棋士的末路?棋評的花路?

2007年至2011年,劉耀文學長的棋一路衝鋒,每年穩站年度前十名的位置。儘管為人謙和、不拘小節,他總笑稱自己老了、教棋變多了,但去年依舊強勢挺進職業賽四強。

感謝海峰棋院林敏浩院長,盛情招待
感謝海峰棋院林敏浩院長,盛情招待

海達:學長成為棋評的契機是?

劉耀文學長:我記得是周俊勳老師拿世界冠軍的那一年(2007,也正是劉耀文學長巔峰期)。海峰棋院在台北市議會舉辦活動,那次王銘琬老師(旅日職業九段棋士)回來講解。王老師是我偶像啦。剛好我當主持人,大家覺得我表現還可以,所以慢慢有其他講棋的機會。


海達:對你來說,目前的挑戰是什麼?

劉耀文學長:我一直很猶豫,究竟要不要持續比賽。其實現在比賽下得有點累,說真的,就是越來越不會贏,輸了也會有點難過。


海達:學長明明已經很強了…😢

劉耀文學長:但是,不比賽慢慢會沒有精進的動力。如果能比賽當選手,我比較知道選手的想法。而且他們的強大,要在對局才能感受得到,不只是看看棋而已。


去親身感受他們的磁場。


比如跟許皓鋐對弈,你一手棋想個十五分鐘,結果他可能十五秒就下了。你感覺你的棋都被他猜測到了,而且他十五秒想到的,比你十五分鐘還厲害!那心理壓力是非常大的。我也體會,許多成績很好的棋手遇到許皓鋐就會整個變形,會自我懷疑。

海峰棋院職業棋士休息室
海峰棋院職業棋士休息室

海達:磁場呀…(嘗試感受中)

劉耀文學長:今年有棋士下的內容不盡人意。有網友批評這水平太差了吧。我就去留言說,我跟許皓鋐下過,我知道對手強大的氣勢其實是會影響你的。如果沒有比賽,沒有不錯成績,我就沒辦法有這些體驗,講棋也沒辦法那麼精準。


“把職業棋士厲害的地方,或是一般棋友沒辦法觸及的地方,分享給觀眾。這就是講棋者的價值所在。”
海峰棋院職業棋士點心吧
海峰棋院職業棋士點心吧

海達:AI出現後,某種程度剝奪了許多棋士講棋的權威性。你如何看待?


劉耀文學長:2016年,AI剛出來的時候,大家覺得職棋會失業,存在的價值不明顯。但過了七八年後,我感覺職業圍棋更蓬勃發展了,整個產業規模變得更大。


我常跟學生說,下棋要有你的故事、你的每一手棋意義,你要把你的想法思路講給人家聽,這樣職業棋士的存在才有意義。只是一味模仿,那人家看AI就好啦。(豪邁)


另外,AI出現,棋友們反而更能夠切入。以前圍棋太艱深了,現在有數據呈現,可以看熱鬧,棋友們找到樂趣的點也變得更多了,對吧?



潤物細無聲—立於變局的中生代棋士

海達:就學長觀察,目前台灣職業圍棋面臨怎樣的隱憂


劉耀文學長:這幾年會遇到,很優秀的職業棋手,培訓到了十三四歲,家長就選擇離開回去讀書了。我們不能怪家長,因為他們覺得職業環境不是那麼透明,前景不看好。我們變得有點留不住這些人才。


另外,資源還是有些限制。像大陸職業圍棋發展得這麼好,就是他們棋手厚度很強,厚度強自然就會有企業資源。像現在我們有在直播皓鋐的棋,希望圍棋關注度變得更高、形象更好,那麼像職業聯賽等比較需要資源的企劃,也許就能夠執行實現。


海峰棋院職棋們的討論
海峰棋院職棋們的討論

海達:過去你是單純的棋手身分,而現在擔任教練,心境上有什麼變化?


劉耀文學長:2007年那時勝負心非常強烈的。輸了晚上睡不太著覺。夢中碰到局面,還會醒過來,想著那裡為什麼不用尖的,那裡為什麼不用挖的。印象很深,有次循環圈下得不錯,四勝一敗,甚至有機會拿到挑戰權。後來一盤對到以前的學生,官子被逆轉,就覺得這個機會怎麼沒有把握住,很痛苦。


而現在,這種情緒比較沒有那麼強烈。我也四十幾歲了,這幾年有很多學生長大了,我覺得有多一點使命感啊,希望圍棋產業繼續蓬勃發展。我們不能期待每個人都拿冠軍拿頭銜。但讓這些學生,能用圍棋專業讓自己有一席之地,可以立足可以生存。這是我們這一代人的責任。


李海達與劉耀文學長合影
與劉耀文學長合影
“就算沒有職業棋士,也不會影響到人的基本生活需求。那我們是不是要給棋友、社會大眾,一個正面的能量?”

近年來,劉耀文學長慢慢將賽事講評機會出讓,鼓勵新一輩棋士多方嘗試,更鼎力促成詹宜典老師業餘轉為職業選手一事。他笑稱,這樣他可以去做喜歡的事,打他喜愛的棒壘球。


時光荏苒,世事變幻,圍棋它將我帶到這裡。隨著揮棒那刻,黃沙飛揚,人們都在追尋青春的殘影…

劉耀文學長打球
劉耀文學長打球

 

棋士訪談的進行,曠日費時,感謝大家耐心等待。🙏


聯絡、收集資料、敲定日程、南北奔波、與無數次反覆聆聽錄音和修稿...


每個過程都投注許多心力,也收穫良多。極其希望將台灣圍棋界的風貌保存下來。


若您喜歡這樣的訪談,請訂閱海達的文章、留言互動。給我更多前進的動力❤️
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